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上阕解析: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首句描绘风雨交加的场景,“穿林打叶声”形象地写出了雨势之猛。而“莫听”二字则体现了词人的超脱与豁达,不被外界的恶劣环境所干扰。“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在“莫听”基础上的进一步行动,在雨中照常吟诗长啸、悠然慢行,呼应了小序中“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展现出词人在困境中悠然自得的心境和与众不同的精神风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竹杖芒鞋”是苏轼平民形象的代表,与“马”所代表的贵族出行方式形成对比,这里说竹杖芒鞋比马还轻便,并非写实,而是表达了词人在历经政治风雨后,对平民生活的认同以及对功名利禄的看淡。“谁怕”一词,以反问的语气强调了词人面对风雨的无畏态度。“一蓑烟雨任平生”则是这种态度的升华,将眼前的风雨与整个人生的风雨相联系,体现了词人一生任凭风吹雨打,始终保持从容、镇定、达观的心境,展现了其坚韧不屈的精神和旷达的胸怀。
下阕解析: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几句既描绘了雨后的自然景象,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料峭的春风吹醒了词人的酒意,带来一丝寒意,而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又适时地相迎,给人以温暖和希望。这种冷与暖的对比,象征着人生中的逆境与顺境、挫折与希望总是相伴相生的,只要我们能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就能在困境中看到转机。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词人回首走过的风雨之路,却以一种极为超脱的态度说“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里的“风雨”和“晴”既指自然界的天气变化,又一语双关,暗指人生中的政治风雨和荣辱得失。词人认为,无论是风雨还是晴天,都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必过于在意。这体现了词人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心灵进入了一种无喜无悲、超脱世俗的宁静境界,表达了他对人生的大彻大悟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突遇风雨,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从而创作了这首词。
整体主旨:
整首词以途中遇雨这一生活小事为题材,展现了苏轼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和超逸的胸襟,寄寓了他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让读者在品味词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得对人生沉浮、情感忧乐的全新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