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食用菌品类已达70多种,包括香菇、平菇、木耳、双孢菇、金针菇、草菇等大宗品种,以及白灵菇、秀珍菇、幸福菇、茶树菇、真姬菇、羊肚菌等珍稀品种。”丁伦保介绍,农户在选择食用菌品种时,需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来决定。例如,城市近郊的农户可以选择以鲜食为主的食用菌,如平菇、秀珍菇、幸福菇和双孢菇等;交通不便地区的农户则应该选择适合鲜食和干制的食用菌品种,如木耳、香菇、鸡腿菇、茶树菇和杏鲍菇等;种植苗木的农户还可以林下套种香菇、幸福菇、灵芝和羊肚菌等食用菌品种。
此外,农户还需根据季节选择不同的食用菌品种。在室外连续温度25℃以上时,应选择高温型食用菌品种;春秋季节连续温度在18—25℃时,可选择中温型食用菌品种;冬季则可选择低温型食用菌品种,出菇时间应在10℃以上。
在种植原料的选择上,农户应优先选择本地富有的种植原料。例如,安徽省水稻主产区农户可以选择水稻秸秆作为培养食用菌的生产基质;小麦、玉米产区,农户可以把小麦和玉米秸秆、玉米芯当做食用菌培养基质;山区农户可以选择用树枝、树叶、茅草、废弃的锯末来生产食用菌;棉花产区农户则可以选择棉花秸秆和棉籽壳培养食用菌。
“食用菌栽培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周期短、见效快,市场风险相对小的特色经济产业。”丁伦保表示,一般来说,农户种植食用菌每投入1元,可以获得3元的回报,珍稀食用菌品种的种植回报更是高达1比6。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一亩园十亩田,一亩菌十亩园”。
不同的食用菌品种,其投入产出有一定的差异性。以幸福菇为例,农户栽培一亩幸福菇需投入2000元(包括菌种),耗费秸秆8000—10000斤,两个月后可获益8000—10000元。种植过幸福菇的秸秆是优质的有机肥,具有改良土壤、提高地力的作用。
丁伦保建议,单个农户从事食用菌栽培,可以采取家庭作坊式,搭制毛竹大棚,手工装袋,起步时以1000—2000袋菌种为宜,以尽可能避免技术和市场风险。
农户以合作社形式从事食用菌栽培,可以改变“小而散”的生产方式,以规模化、标准化经营,从而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经营风险。合作社可以集中制作菌包,然后分发给合作社社员进行栽培,产菇后,合作社集中验收商品菇,统一销往市场。
对于产业资本来说,可以采取较高技术水平,采用工厂化方式,从事食用菌生产,其优势是生产过程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生长环境由智能控制系统自动调节,相对手工操作要节约大量的劳动力,一般周年生产可达8—10茬,所产出的食用菌质量好、产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