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蚱,这个名字或许并不为人所熟知,但提及蝉的幼虫,或许会有更多的人能够产生共鸣。在地下蛰伏两到三年,这些微小的生命体才会破土而出,蜕变为成虫,在树上鸣叫。在中国,它们有着更多别称:蝉猴、知了猴、爬杈、肉牛、小菜牛等,每一个名字都承载着人们对它的不同情感与认知。
民间有句俗语:“地下修行三年多,本想出来唱首歌。谁知世上馋嘴多,煎炒烹炸端上桌。”这不仅仅是对爬蚱生命周期的诗意描绘,更是对其美味的一种赞美。蝉的蛹在地下度过了生命中的头三年,吸取树根的养分,储蓄能量,只为破土而出,完成生命的蜕变。
爬蚱,作为蝉“作茧自缚”下的产物,其营养价值极高。在市场上,爬蚱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从过去的十几块钱一斤,到现在动辄五六十元一斤。这种价格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这一食材的认可和追求。
科学研究发现,爬蚱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蛋白质含量甚至超过了瘦牛肉、瘦猪肉、羊肉、鸡肉和鲤鱼,堪称动物蛋白的佼佼者。这样的营养价值,使得爬蚱成为了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纯绿色、无污染的高级营养品。
在我国,食用爬蚱的历史悠久。早在《礼记·内则》中,就有关于爬蚱的记载。而《庄子·达生》中的寓言,也提到了捕蝉的情景,预示着食爬蚱习俗的兴起。到了民国时期,胡朴安在《中华全国风俗志》中记录了粤东的潮州地区仍有食爬蚱的习俗,证明了这一传统美食在民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除了食用,爬蚱在医药领域也有其独特的价值。据《中国药材学》记载,爬蚱具有益精壮阳、止咳生津、保肺益肾、抗菌降压、治秃抑癌等多种功效。其蝉蜕更是含有丰富的甲壳素,常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爬蚱,作为一种既美味又营养的食材,自然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从过去的自家捕捉,到现在的市场热销,爬蚱成为了餐桌上的宠儿,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无论是油炸、辣椒炒,还是作为药材使用,爬蚱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或许,下次你在树下乘凉时,不妨也尝试一下这种美味,感受它带来的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对生命奇迹的一种赞叹。
(文章中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