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纹枯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水稻纹枯病是一种常见的水稻病害,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在水稻的叶鞘和叶片上出现水渍状的暗绿色病斑,这些病斑逐渐扩大并变为灰白色,边缘呈褐色。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病斑可能融合成云纹状的大斑,导致叶片枯死。病部还可能产生白色的菌丝和菌核,这些菌核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产生新的菌丝,继续侵染水稻。,,为了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避免过度密植导致通风透光不良;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水稻的抗病性;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和病残体,减少病原物的积累;在病害发生初期,及时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可以选择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或生物药剂进行喷雾防治,注意交替使用药剂,避免产生抗药性。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控制水稻纹枯病的危害,保障水稻的健康生长。

纹枯病是水稻种植常见的病害,其危害大,一旦发生防治不及时会导致水稻干枯而死,影响水稻产量,那么引起水稻纹枯病发病的原因是什么?以下是详细的水稻纹枯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希望对各位种植户有所帮助。

水稻纹枯病有哪些症状?应该如何防治?

【症状】又称云纹病。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叶鞘染病,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色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色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叶片染病,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茎秆受害,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断。穗颈部受害,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色,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网状菌丝, 后汇聚成白色菌丝团,形成菌核,菌核深褐色,易脱落。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即病菌的担子和担孢子。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水稻种植主要在于水稻品种选择,因为好的品种能够阻挡病原菌体,减少病害发生概率。通过实践研究可知,当前籼稻植株蜡质保护层较厚,硅化物质较多,实际抗病性较好,粳稻次之,糯稻实际抗病性最差。在相同的种植环境中,早熟品种的抗病性较低,迟熟品种的抗病能力较好。

2.加强栽培管理

施足基肥,追肥早施,不可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使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 灌水做到分蘖浅水、够苗露田、晒田促根、肥田重晒、瘦田轻晒、长穗湿润、不早断水,要掌握“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

3.水肥管理措施

水稻大田施肥原则,施肥以基肥为主,可以根据水稻生长规律和生长实际情况及时追肥。基肥的以农家肥为主,结合当地肥力情况适当补充化肥,原则是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追肥以追施分蘖肥为主,应在禾苗返青后,即插田后7~10 d进行,宜早不宜晚。施肥量占施肥水平的20%左右为适。

4.化学防治措施

水稻纹枯病在发病初期,病情发展较为缓慢,发病后期病情发展迅速,为了控制病情必须及时施药防治。在分蘖期,当发现病丛率达到5%~10%时即可开始用药防治。大胎孕穗期和抽穗期病情发展迅速,必须加强防治,控制病害发展,常规用药可选90丰增产套餐兑水喷雾,每次施药必须连续使用2次,第1次施药后隔7天左右再施第2次药,从而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此外,施药时注意兑水多一点,药水足才能有足量的药液喷到植株中下部,提高防治效果。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