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福建等地的海边出现了大量形似“爆爆珠”的透明圆珠状物体,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这些“爆爆珠”实际上是球形棕囊藻大量繁殖所引发的赤潮现象,让海水变色,并引发了人们对海洋生态的担忧。
赤潮,又称红潮,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主要是藻类)爆发性增殖,导致海水变色。赤潮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海水中存在赤潮生物,如球形棕囊藻,这是赤潮发生的内因。此外,海洋受到市政排放和海水养殖活动的有机污染,使得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铁、锰等营养元素和有机化合物,为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适宜的海洋水文气象、地理和海水理化要素也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南海,球形棕囊藻赤潮发生的温度范围在15℃-27℃之间,加上海上风力较弱,湾内潮流缓慢,为赤潮生物创造了一个温暖舒适且稳定的“生长乐园”。
球形棕囊藻是引发赤潮的罪魁祸首之一,这种藻类喜欢20℃左右的水温,以游离单细胞和胶质囊体两种形式存在。单细胞直径仅几微米,而单个囊体最大直径可达数厘米,形状酷似“爆爆珠”或“黄色果冻”。球形棕囊藻的囊内有胶质,一旦破裂会出现像肥皂泡一样的泡沫,这些泡沫粘附海中的浮泥、垃圾后,会呈现出灰白的颜色。
球形棕囊藻的大量繁殖不仅会导致海水变色,还会对海洋生态产生严重影响。过度增殖的藻类会消耗水中的营养物质,导致其他浮游生物缺乏食物来源,从而影响整个海域生态系统的平衡。随着后期溶解氧含量的下降,部分海洋生物可能会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囊体中大量多糖类胶状物质可黏附鱼鳃或渔网,不利于渔业捕捞。更为严重的是,球形棕囊藻属鱼毒性藻类,其分泌的溶血毒素会破坏鱼鳃组织,引发鱼类死亡。
广东沿海多地出现了赤潮现象,包括海南海口、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江门、阳江等城市。根据自然资源部南海预报减灾中心发布的消息,本次赤潮已涉及粤港澳大湾区东部多个城市。2024年12月中旬开始,粤港澳大湾区东部海域接连发生赤潮,深圳海洋中心迅速启动赤潮灾害应急工作机制,组织技术人员对大亚湾、珠江口等海域进行动态监测。12月30日,珠江口海域发生大面积赤潮,优势种为球形棕囊藻,相关地方政府启动了Ⅰ级应急响应。
深圳市海洋发展局通过海上观测浮标及海底视频发现深圳海域出现海水水质及水色异常现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监测结果表明,本次赤潮由球形棕囊藻暴发引起,具体表现为胶质囊体在近岸海域大量聚集,造成海水呈现黄褐色或暗褐色斑块状或条带状。深圳湾沿岸多个区域发现了赤潮,棕囊藻胶质囊密度在9个/升至89个/升之间,叶绿素显著升高,但未见大量鱼类死亡。南澳部分沿岸海域也发生了球形棕囊藻赤潮,目前大部分已消退,仅少量零星分布。
不仅广东沿海,福建厦门等地也出现了类似现象。在厦门市集美鳌园附近的海边,记者看到了密密麻麻的球形棕囊藻,这些“小球”让海水变成了黄色。居民们表示,这些“小球”已经存在了一个多月,且数量越来越多。厦门市海洋部门也在持续关注球形棕囊藻的生长情况,并提醒市民在密度很高的时候不要做亲水活动。
面对赤潮现象,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广东省海洋预报台发布了提醒,如发现赤潮扩散到养殖区,应及时采取放氧等措施,以减少或避免养殖损失。加强渔船管控,暂停赤潮海域水产品采捕作业。海洋保护区、滨海旅游区和渔业养殖者等涉海单位也密切关注赤潮动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或避免损失。
对于公众而言,应减少在赤潮发生区域的亲水活动,避免带来身体不适。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提醒市民,球形棕囊藻赤潮暴发期间,应减少亲水活动。海南省海洋灾害应急专项工作办公室也发出提醒,球形棕囊藻可能携带很多肉眼看不见的病菌,容易造成感染或引发过敏等身体不适症状,请勿在赤潮发生区域进行捕捞、游泳等活动。珠海市海洋发展局提醒广大市民,发现疑似赤潮现象应及时报告海洋发展部门或生态环境部门。
公众还应增强环保意识,减少海洋污染。市政排放和海水养殖活动是导致海水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减少污染物排放、合理进行海水养殖是预防赤潮发生的有效措施。
多地海边出现的“爆爆珠”现象实际上是球形棕囊藻大量繁殖所引发的赤潮,赤潮不仅会影响海洋生态,还可能对渔业和旅游业造成损失。我们需要加强监测和预警,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赤潮现象,公众也应增强环保意识,共同保护我们的海洋环境,我们才能确保海洋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让美丽的海岸线永远保持其迷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