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中国经济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展现出稳健前行的态势。从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到金融血脉的畅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活水”,再到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中国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正逐步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新年伊始,各地各部门纷纷谋新策、出实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从实践二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到国产大飞机C919开启沪港定期商业航班,再到“华龙一号”漳州核电1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新质生产力热潮持续涌动,勾勒出中国经济的新图景。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下,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正在融合发展。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血脉畅通,经济肌体才强健有力。新年伊始,金融系统靠前发力,瞄准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多次实施重大货币政策调整,逆周期调节力度明显加大,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明确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深入挖掘有效融资需求,为促消费、扩投资创造有利的利率环境。
扩大内需是应对外部冲击、稳定经济运行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发展主动性的长久之策。2025年,中国经济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在消费方面,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激发消费活力。在投资方面,加强自上而下组织协调,更大力度支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产业项目,提高投资效益,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持续优化投资结构,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尽管中国经济展现出稳健前行的态势,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不一,地缘政治局势紧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些因素都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从内部环境来看,中国经济已经到了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但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2025年,中国经济在科技创新、金融支持、扩大内需等多方面持续发力,展现出稳健前行的态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国经济需要准确把握经济形势,科学制定经济政策,以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以及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为着力点,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确保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