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鲈,无畏挑战,跨越一切障碍

我的朋友们对攀鲈的评价是顽强,这得益于它身上的三件法宝


第一件:体表的“铠甲”

攀鲈的鳞片异常厚实,像古代将军的鱼鳞甲一样层层叠缀,呈现出肃杀的青金色。我曾多次听到菜场鱼贩处理攀鲈时,刀刮鳞片发出金石碰撞的铿锵声。生物学家根据这一特点,将其命名为“龟壳花鮨”,意指攀鲈的鳞片厚如龟壳

厚鳞加棘刺,进可攻退可守的攀鲈。图片:少侠小黄鸡

不仅如此,攀鲈鳞片外还裹有一层致密的黏液,如战袍一般保护攀鲈不受病害侵扰。它们的背部和臀部还长有一排坚硬的短棘,即可以防御也可以进攻,帮助攀鲈有效抵挡捕食者和入侵者。瘦驼老师曾有一条攀鲈于半夜跳缸,在地暖上“烤”至天亮才被发现,丢回鱼缸后依旧生龙活虎,这都是因为它们有这身“铠甲”。


第二件:鳃腔里的“呼吸器”

充足的溶氧是饲养小型鱼类的必备要素,但饲养攀鲈则无需担忧。在野外,攀鲈更喜欢栖息在低氧的静水环境中——水中溶氧量可低至1 mg/L以下,而大多数鱼类的正常生命活动要求溶氧量在4 mg/L以上。

这得益于攀鲈体内自带的家传“呼吸器”。与水中用鳃呼吸的其他鱼类不同,攀鲈所属的攀鲈目成员还有一项绝活——直接呼吸空气,之前介绍过的暹罗搏鱼是攀鲈的远亲,它们也有这项绝技。

攀鲈的鳃腔上部有一处特化的结构,人们称之为鳃上器迷鳃,拥有此类器官的鱼统称为迷鳃鱼

迷鳃由鳃骨特化而成,结构如花朵一般,其表面覆盖着布满丰富毛细血管的呼吸上皮。不同于其他鱼类的鳃,通过迷鳃的血液会经由静脉回流到心脏,因此该器官的功能与陆生脊椎动物的肺类似,只不过必须始终保持湿润。凭借这一奇妙的“呼吸器”,攀鲈可以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暹罗搏鱼的迷鳃(Labyrinth organ)、鳃(Gills)和鳃耙(Gill rakers)。图片:watershed3.tripod.com

然而,由于迷鳃结构复杂,挤占了鳃腔很大的空间,导致攀鲈用于水中呼吸的鳃大大萎缩,甚至于不能满足鱼体存活所需的氧含量。因此,攀鲈必须经常将头伸出水面吞吐空气,否则它们会因缺氧而“晕厥”甚至“溺毙”。

在干涸季节,攀鲈甚至可以钻入泥中深达半米,利用迷鳃呼吸湿润的空气,存活数月不死。


第三件:身侧的“陆行器”

大多数鱼类在陆地上只能像鲤鱼王一样“水溅跃”,不一会儿便会因为鱼鳃粘连,缺氧而死。

而攀鲈出色的陆地行走装备,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前两个法宝的作用。攀鲈拥有强壮的胸鳍,当水体干涸或环境不适时,可以依靠摆动鳃盖上的棘刺、挥动胸鳍、翻身等办法,爬越堤岸和坡地,移居到新的水域。

正在地上爬行的攀鲈。图片:GoldenFace / YouTube

在陆地爬行时,攀鲈的尾鳍会左右摆动,像海豹般向前挪进。如果迟迟寻觅不到合适的新居,攀鲈甚至可保持数小时的陆上生活。因此在广东等地,人们称它为“过山鲫”。甚至有一些地方的人们认为攀鲈可以攀援树木,于是给它起了个“上树鱼”的外号。

凭借精良的装备和出色的体质,攀鲈往往能比其他鱼类有更多机会,扩散到更远的地方去。然而再远也是有限度:攀鲈虽能翻越低矮的堤坝土坡,面对高山却也束手无策。而文章开头提到的青藏高原上发现的攀鲈类——西藏始攀鲈 Eoanabas thibetana在形态上和亚洲攀鲈更为接近。

这些攀鲈老祖们是如何跨越如此遥远的距离,来到如今海拔近5000米,完全不见生机的高原戈壁滩的呢?

西藏始攀鲈化石。图片:Feixiang Wu et. al. /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在很久很久以前,青藏高原并不是现在这样。由于独特的呼吸空气习性,攀鲈为节省往返于水体表面所耗费的能量,一般选择栖息在水很浅的地方。有趣的是,在尼玛盆地获得的始攀鲈标本中,研究人员也观察到了迷鳃结构——这说明始攀鲈具有类似现代攀鲈的生理特征与生态习性,而这意味着当时它们所处的环境温暖湿润,有可能同样是面积不大的浅静水体。

另外,人们在始攀鲈雄鱼脸颊部还发现了交尾时刺激雌鱼的触器,说明其繁殖行为也与今天的一些攀鲈类相同,适宜在低洼的安静水体繁殖后代。

这一切都表明,2000多万年前的青藏高原,地理环境和现在有着巨大的区别

随着进一步的研究,人们发现同一地层一起出土的还有近似于条纹小鲃(一种现生分布于华南地区的小型鲃类)的张氏春霖鱼Tchunglinius tchangii化石,怕冷的棕榈科植物化石,以及喜温暖潮湿的天南星科植物化石等一系列动植物化石。

张氏春霖鱼的化石。图片:Tao Deng et. al. /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2019)

这样一个生物群落的存在,也间接地说明在渐新世晚期,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可以深入到青藏高原的腹地。当时的高原盆地是一片潮湿温暖的热带、亚热带森林,而通过当时尚且联通的水系一路扩散而来的始攀鲈,便在这里扎下了根。

后来,高原逐渐隆升,气候转向温凉,更适应温带气候的近无角犀、裂腹鱼开始接管始攀鲈的地盘。随着高原继续隆升至接近于现代的高度,青藏高原的气候也开始转为寒冷,逐渐出现了披毛犀、雪豹以及盘羊等一系列适应高寒气候的动物。

直至今日。

今天的青藏高原,被人们称作“第三极”。图片:travelwayoflife / Flickr

无独有偶,非洲大陆上也生活着许多现生攀鲈类,如非洲攀鲈属等。事实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西部地区,是如今地球上攀鲈类的主要分布区域。

攀鲈们的分布区域不仅横跨两大洲,而且呈现出断裂分布的格局。科学家们猜测,这些攀鲈或许是在中生代晚期,藉由漂移来的“脚踏板”——印度板块——成功实现了扩散。

似乎在攀鲈家族面前,只要时间足够,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貌不惊人的攀鲈,征服了高山,也跨越了大洋。图片:慕鱼不知鱼

生物,尤其是对环境极其敏感的鱼类和植物,是可靠的环境指针。特别是作为冷血动物的淡水鱼类,它们的分布区域受到内陆水系格局,以及水文条件的严格制约,而这些因素又与地质历程和地貌变化息息相关。所以淡水鱼类是环境变迁非常理想的见证者,从非洲攀鲈见证板块漂移,到始攀鲈见证青藏高原隆升。

时至今日,龟壳攀鲈也在见证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像它们千万年前的老祖们一样,一如既往的,顽强且坚强。

本文是物种日历第6年第94篇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少侠小黄鸡


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导航地图:娱乐八卦-|-资讯阅读-|-网上购物-|-效率办公-|-旅游出行-|-生活服务-|-医疗健康-|-拍摄美化-|-金融理财-|-教育学习-|-手机管理-|-实用工具-|-美女图库-|-便捷服务

本文链接:https://wikicleta.com/post/4267.html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

 猎罪图鉴2好炸裂的家庭关系  也门首都萨那遭空袭  上海11号线受损区段恢复运营  列车被吊臂砸中 乘客发声  老狼发文悼念音乐家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