淦河,这条长江中游南岸支流金水上游的主干,自大幕山南麓发源,蜿蜒曲折地流经咸宁市城区,最终汇入斧头湖,它是咸宁人民的母亲河。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量生活和工业污水直排入河,严重破坏了淦河水生态系统,改变迫在眉睫。
近年来,咸宁市以河湖长制为抓手,通过推进水环境整治、水生态修复、水污染防治等工程,不仅恢复了淦河的生态功能,还打造出一个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淦水绕咸宁,美景似画卷,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河长牵头强化系统治理,咸宁市研究制定淦河保护条例,组建了淦河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各级河长加强对淦河各河段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对跨行政区域的河段明晰管理责任,协调上下游、左右岸联防联控。淦河48位河长坚持问题导向,用脚步丈量淦河,积极巡河,为淦河把脉诊断,寻求长效治理良方,推动全域治水,促进淦河保护与城市发展。
咸宁市在深化“河湖长﹢警长”“河湖长﹢检察长”协作的同时,不断凝聚社会合力,将保护淦河的理念根植于百姓心中。咸宁市河长办组织环保公益活动、河流保护论坛、“净滩行动”等一系列护河活动,让群众在共建共享中,增强保护淦河的责任感和获得感。如今,越来越多的“民间河长”、志愿者参与到“关爱山川河流·助力河湖复苏”活动中,定期开展垃圾清理、巡河护河、水质监测等行动,为保护淦河贡献力量。
淦河两岸丹桂飘香,咸宁市咸安区中心的淦河两岸,整齐地种着桂花树。每到金秋时节,桂香飘满城。咸安区居民邹大爷和他的乐队经常在淦河边排练,他说:“风景好,心情好。从前这里(水)环境不好,我们不爱来。现在河变清了,我们几乎每天都来。”
咸安区一河两岸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是当地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对提升流域防洪能力、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工程实施后,淦河防洪能力由不足20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工程治理河道总长8.91公里,锚定“碧脉融城、幸福淦河、山水香城”的目标,打造“一带三段六节点”(1条滨水绿廊、3段特色水岸、6大景观节点),营造多样化的活动空间,构建丰富的植物群落,塑造城市文化氛围,带动滨水空间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空间转型升级。
小桥流水映照幸福生活,一座座形态各异的桥,连通淦河两岸。淦河上的刘家桥是一座有历史的桥。它位于咸安区桂花镇刘家桥村,始建于明代崇祯三年,重建于清朝道光十二年。如今的刘家桥两岸,游客络绎不绝,还吸引了不少商户。“这里很出片,我随手一拍就很好看。”来自湖南的游客程女士说。
近年来,咸宁市对淦河沿线古村落、古树群、古民居、古建筑等加强保护利用,深度挖掘桂花文化、嫦娥文化、祭月文化、红色文化。依托良好的水生态,大力发展园林旅游、桂花观赏、文化创意等产业,对刘家桥古民居群落等进行修缮保护,做好“红、绿”两篇旅游文章,助力城市发展。
咸宁市锚定“十百千”,建设10个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基地,打造100家特色美食示范店,培养1000名乡村旅游人才,编制淦河流域空间发展规划,打造宜居宜业的幸福河。休闲、文化、民宿、美食……一条由淦河串起的产业链条,正逐渐形成。
碧波绿水穿城过,百里画廊尽风光。如今的淦河呈现着日新月异的面貌,提升着咸宁的城市形象,滋润着百姓的幸福日子。咸宁市水利和湖泊局负责人说:“我们将以幸福河湖建设为重点,持续做好淦河的治理、保护和利用,让幸福淦河映照出咸宁人民的美好生活。”
作为一名咸宁人,我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带着对脚下土地的眷念,以大学生记者的身份再次回到故乡,重新感受淦河这条淌进咸宁人血脉的河流。如今的淦河,经过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谱写出一首绿色与繁荣的诗章。河长制工作稳步推进,河长定期巡河,用一个个脚印描摹出了淦河蜕变的时代画卷。淦河是我们与故乡之间绵长的情感纽带,也感召着青年一代积极投身家乡建设,把家乡建设得更加富强、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