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酒肉臭之臭字读音考辨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一句流传千古的名句,臭”字的读音和词性常常引发讨论。在这句话中,“臭”并非形容词,用以描述酒肉的气味不佳,而是作为名词出现,应读作“xìu”。此处的“臭”意指酒肉腐烂后所散发的恶臭气味,与“香”相对,代表着一种物质腐败、变质的状态。通过这一名词的运用,诗句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残酷现实:富贵人家酒肉丰盈,却任其腐烂发臭;而贫苦百姓则饥寒交迫,甚至冻死街头。这种鲜明的对比,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也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现象和人性本质的深刻反思。在理解和传诵这句名句时,准确把握“臭”字的词性和读音,对于领悟其深层含义和艺术魅力至关重要。

“朱门酒肉臭(xìu),路有冻死骨”,是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名句。在这两句诗的后面,紧挨着的诗句是:“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从原诗中不难看出,在“朱门”和门外的道路上,虽然只有一墙之隔,但是生活上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面对这极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令人惆怅得难以再叙说——“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臭”是名词,应读作“xìu”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两句诗,从字面上看不难理解,许多注本对这两句诗是不做注释的。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选了杜甫的这首长诗,也没有对这两句诗做任何注释。

在一般的理解中,这里的“臭”读作“chòu”,做形容词用,表示(气味)难闻。

实际上,这样的理解是不准确的。在原诗中,“酒肉臭”和“冻死骨”,词性是一样的,都是名词。就是说,“酒肉臭”和“冻死骨”,是两个偏正结构的名词:“酒肉”是“臭”的定语,“冻死”是“骨”的定语。“臭”不是“(气味)难闻”的意思,而是指“(香的)气味”。而“臭”做名词,表示气味的时候,是读作“xìu”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就把“臭”的这个义项注音为“xìu”。成语“乳臭未干”中的“臭”,也读作“xìu”。

“朱门酒肉臭(xìu),路有冻死骨”的大意是:朱门里面的酒肉飘出阵阵香气,一墙之隔的路上却有冻死的人。

这样来理解,应是符合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的。诗人的情感,就是在这样强烈的对比中表现出来的。

如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臭”如果读作“chòu”,做形容词用,指“(气味)难闻”;“骨”是名词,指“(人的)骨头”,“臭”和“骨”的词性就不一样了,这是不符合作诗的要求的。而把“臭”读作“xìu”,做名词用,指“(香的)气味”,这样和“骨”也是名词就一致了,也就符合作诗的要求了。

这里,把《中华大字典》对“臭”字的注释说一下。在读音方面,《中华大字典》也把“臭”注释为“chòu”和“xìu”。在读作“chòu”的第二个义项中,注释为“气也”,是做名词用的——:“臭是气之别名。古者香气秽气皆名为臭。”只是做动词用同“嗅”时,注音为“xìu”。也就是说,如果按照《中华大字典》的注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臭”也可以读作“chòu”,但是,必须理解为是名词,是表示气味的;而决不是做形容词,表示(气味)难闻的。

当然,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注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臭”,还是应读作“xìu”。

《诗经》中,也有“臭”字做名词用,读作“xìu”,表示“气味”的例子。

《大雅•文王之什•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诗句的大意是:上天做的事情,没有声音没有气味。

《大雅•生民之什•生民》:“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时。”

诗句的大意是:那香气慢慢升腾,上帝高兴地享受。浓郁的香气实在好闻。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