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王蕊
在杭州,谁对气温最敏感?莫过于那些“电动车人”。冷风袭来,混沌的大脑瞬间清醒,仿佛能倒背九九乘法表。但为了打卡,他们不得不猛踩电门。然而,道路千万条,安全始终是第一条。这不,在杭州滨江上班的赵哥(化名)在“不惑之年”遭遇了一场小车祸,对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感到困惑。
那天,赵哥和同事聚餐后,骑着他的“上班搭子”——电动车,哼着歌在归家路上“飞驰”。天色已晚,路灯下,他突然看到一只猫窜出,紧急刹车,却一个不稳摔倒在地。赵哥脑袋里闪过的是:完了!
他倒在地上,感到脖子后侧剧痛。他下意识地摸了一下,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好心人见状,立即拨打120,将他送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经急诊检查,赵哥被确诊为“枢椎齿突骨折”。
枢椎,是颈椎骨中自上而下的第二块,也是最坚固的一块。它的形状与其他颈椎骨相似,但上方有齿状突起,名为齿突。枢椎齿突骨折是颈部遭受不同方向外力导致的骨折,约占颈椎骨折的15%。
枢椎被誉为“脖颈的守护者”,掌控着我们的头部旋转。它毗邻延髓、椎动脉和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一旦移位,可能损伤脊髓,引发严重的四肢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王硕副主任医师立刻将赵哥收治入院,并用颈托固定保护。他反复强调,赵哥是Ⅱ型齿突骨折,容易移位,很可能不会自行愈合,容易引发骨不连接,甚至导致急性延迟性颈椎脊髓压迫,危及生命,建议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然而,赵哥的大舅哥前来探望时,一脸严肃地提醒他,颈椎手术风险极高,他二大爷几年前做过颈椎手术,至今仍脖子疼痛,转头都费劲。赵哥听后犹豫不决,最终拒绝手术,强烈要求出院保守治疗。
医生劝阻无果,只能反复叮嘱他需严格佩戴颈托,并定期复查。
两个月后,赵哥感到脖子疼痛加剧,无法低头和旋转,不得不复查。骨科副主任金永明主任医师发现赵哥未佩戴颈托,非常震惊,让他立即佩戴颈托,并复查颈椎CT。结果显示,赵哥的颈椎骨折不但未愈合,还严重向前移位,引发寰枢椎脱位,需立刻进行手术固定。
赵哥查阅资料后,更加担忧。寰枢椎手术常伴随高风险并发症,如椎动脉或脊髓损伤,可能导致脑干梗死、瘫痪甚至死亡。因此被视为脊柱外科手术的“皇冠上的明珠”。
面对逐渐恶化的颈椎伤病和可能的手术风险,赵哥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但金永明主任医师向他耐心解释,上颈椎手术在浙大一院已常规开展,无需过分担心。最近,骨科团队成功实施上颈椎经肌间隙后入路内固定手术,是国际最微创的上颈椎技术之一,可以极大减少术中肌肉损伤和出血,术后恢复迅速,一般术后1-2天就可出院。这种手术也适合赵哥这样的陈旧性枢椎骨折患者。
赵哥考虑再三,最终接受了专家的建议和手术方案。手术非常顺利,金永明主任医师团队通过颈椎肌肉间隙入路,对偏移的寰枢椎进行复位和固定,最大程度地控制了创伤,术中出血仅20ml,甚至不用放置引流管。
麻醉药效刚过,赵哥就发现自己的颈椎疼痛大大缓解,也能自如地下地活动,第二天就出院了。现在,他逢人便说,颈椎手术并不可怕,只要找到专业团队。
金永明主任医师表示,除了急性外伤,长期的类风湿关节炎等也可能导致寰枢椎脱位,让上颈椎问题逐渐进展。这种疾病常表现为颈部顽固性疼痛、活动受限,严重者可能因呼吸肌麻痹致呼吸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先天性畸形、肿瘤、感染、退行性病变等也可能导致上颈椎失稳,均需手术介入治疗。
骨科主任胡懿郃教授介绍,上颈椎的经典手术方式常需大切口暴露术区,对肌肉组织损伤大,术中出血多,术后疼痛明显。而微创上颈椎肌间隙后路寰枢椎融合手术(Mis-PALF)就如“庖丁解牛”,依据上颈椎的生理结构,沿着肌肉间隙进入,避免损伤关键血管和神经,最大程度地减少对颈椎组织的伤害。
这种手术方式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王圣林主任医师提出并总结经验,后浙大一院与北医三院交流开展,已达到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这种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为上颈椎患者带来了福音。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