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澄城的大街小巷,无论是古徵街,还是澄城“古徵公园”,甚至主干道两旁的文化墙上,古徴街的文化景观标识建筑体上,都随处可见“徵”字。这凸显着“徵”文化在澄城大地上已生根发芽,深入人心。我通过深入研究,将我所知、所查、所想的内容整理如下,试图揭开澄城博大精深的“徵”文化。
澄城,地处渭北高原东北部,是关中、陕北的连接地带。周代诸侯国芮国曾定都于此,秦汉帝王亦筑行宫于此,唐代名相魏征(徵)封地于澄城,中国最大民窑遗址隐匿于澄城,是全国文化先进县。革命时期,这里星火燎原,地下交通线连接圣地延安,解放大西北的序曲在壶梯山奏响,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老区县。经济发展上,这里物华天宝,煤烟产业与光伏产业并举,涉农加工业蒸蒸日上,是一方追赶超越的发展新县。
为了深入研究澄城的“徵”文化,我翻阅了当地县志,查找了相关资料和文章,对“徵”的历史和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尽管已有所得,但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大家补充意见和建议。
“澂”“徵”“征”“澄”的关系演变,是我在研究中发现的一个有趣现象。据史料记载,澄城县在春秋时属晋,是晋国的“北澂(chéng)邑”,秦置北徴县,汉置徴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始改为澄城县,沿用至今。宋以后属同州。清代属陕西同州府。澄城亦被称作“徵城”。通过后来的史料和文物来看,这三个字应该就澄城地名来说,都是同一个字,有其汉字演变的历史痕迹在里面。
澄城县的建置沿革,在如今的“古徵街”,我们可以随处看到各种字体的“徵”字印章不绝于目,足见澄城主政者对澄城历史文化的深情厚意和良苦用心。这里位于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交界之处,融合了游牧和农耕民族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成了当地特有的风情。其中水盆羊肉便是澄城独特的一张名片,“全国水盆之乡”名不虚传。
澄城历史悠久,有着千年的建制史。在商周时期在九州之一的雍州之内;春秋时期先属晋后属秦,为北徵地。战国时期先属魏后被秦占,仍为北徵地,隶属重泉;秦统一后施行郡县制,此地更名为北徵县,属内史;西汉时期将北徵县易名为徵县,属左内史。武帝时期属左冯翊;东汉时期地属合阳郡;三国时期则先后属曹魏、西晋雍州冯翊郡;南北朝时期北魏正式在这建立县治,开始有明确地域规划,因县城西有澄泉而得名澄城县,一说“徵”与“澄”同音演化而来;隋时期澄城县属冯翊郡;唐时期,先属冯翊郡,后属同州;北宋属永兴军路同州。金属京兆府路;元朝统一后先后属安西路和奉元路;明灭元后属陕西省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同州;清隶属陕西省潼商道同州府。
澄城,古为芮国领地,古国林立,芮国便是众多诸侯国中的一员。据历史文献记载,芮与周室同源,是一个从商代末期(约公元前1056年)就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小国。其君主或为周王托孤的顾命大臣,或为谏王之失的诤臣,常以公卿的身份参与周室重大事务的决策。这一状况到东周初期依然延续,至少应有两代芮君曾为幽、平之世的三公。其国族长期出入于周王朝的政治中心,风光荣耀的时日可达300余年。
“商汤葬于徵”的说法,在北宋官修四大书之一的《太平御览》中有明确记载,但具体不详。按中华民族“叶落归根”的古老传统而言,商兴于中原,汤始居亳,从先王居。因此,商汤葬于徵的说法,仍需进一步考证。
魏征(徵)与澄城“徵”文化渊源,也值得探讨。魏徵是隋唐时期的一位名相,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澄城与魏征(徵)的渊源,也是澄城“徵”文化的一部分。
关于“徵”字的读音,很多外地朋友甚至本地人都存在纠结。其实,“徵”字在澄城本地有的乡党读作【chéng】,也有读作【zhēng】的。古代汉语中“征”和“徵”本来是两个意思的字,后来新中国简化字运动中把它们统一成“征”这一种写法了。其实这多少伤害了汉字的丰富性。不过,据《元和郡县志·卷二》载,汉置徴县,北魏始建澄城县,徴、澄同声,后人误为澄。同时,《汉语大词典》也注明“徵”字读音chéng,且古地名在陕西省澄城县。因此,“古徵(chéng)”的读音应该是正确的。
通过对澄城“徵”文化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澄城的历史文化,进一步挖掘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