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建议把药品有效期改成黑色字体”这一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关注。众多网友纷纷表示,药品上的有效期信息由于字体颜色过浅,难以辨认,尤其是老年人,更是难以看清。事实上,除了字体颜色问题,药品包装和说明书还存在内容繁杂、字小如蚁、用词生僻等问题,这些问题长期以来一直被广大患者所诟病。
药品说明书上密密麻麻的小字,对于年轻人来说,找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别提老年人了。许多老年人在取药后会选择用笔将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再次标注在药品盒上,以确保用药安全。
近期,国家药监局公布了第三批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试点名单,这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大字版”、“简化版”的药品说明书供患者选择。业内人士指出,将简化版药品说明书设定为常见药品的标准配置是必然的趋势,但也要考虑到不同群体的用药信息获取需求,针对老年人、视障人士,鼓励药品说明书进一步提供语音、视频、盲文等形态给予补充,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与便捷提供支撑与保障。
然而,问题并不仅仅限于字体大小。药品说明书上的专业术语多、难理解,也让许多患者感到困扰。有些患者甚至反映,自己虽然有心仔细阅读说明书,但由于专业词汇过多,难以明白其中的含义。
面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和企业已经开始尝试通过改进药品说明书和包装来适应老年社会的需求。例如,有些药品说明书采用了大字版,并提供了二维码服务,方便患者扫码获取详细信息。然而,这仅仅是开始,还需要进一步拓展信息服务的内涵,使药品说明书更加“智能化”,例如为视力不佳的老年人增设二维码语音播报功能,或者将药品的重要信息制作成通俗易懂的短视频等,切实减少老年患者阅读药品说明书的障碍。
总的来说,药品说明书和包装的改进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只有确保药品信息易于理解和获取,才能真正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和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