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劲/文 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高效地打造创新医药强国。在分析了医疗行业的独特性以及创新逻辑后,文章聚焦于讨论创新医药行业,并提出了中国政府应如何做出制度安排,以高效的方式推动创新医药的发展。
医药行业与其他高科技行业在创新逻辑上有着相似之处,因此,深入研究该行业对于其他高科技创新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市场与政府的辩证关系
发展科技创新既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又需要提高创新效率。投入与效率之积构成了创新的总量。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因此加大投入不是问题。然而,如何提高创新效率,则需要有支持创新的制度安排。
市场机制是实现这种制度安排的关键,能够解决激励机制、资源供给和价值判断等问题。政府在鼓励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则在于解决创新的外部性问题和地缘政治竞争等考量。
然而,也有人主张由政府解决所有问题,认为政府应组建大学培养人才、建立科研机构进行科研,并由国有企业转化科研成果。但这种做法的问题是,政府及其控制机构的效率低下是经济中长期难以解决的难题。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中的国有企业,其效率都低于市场经济和私有产权企业。
因此,要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必须依赖市场以保证效率;同时,政府也必须介入进来,以解决创新的外部性问题和地缘政治竞争等考量。
具体到医药行业,创新是其核心动力,包括技术层面的改进和科学层面的突破。生命科学的突破是医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如化学小分子药物、蛋白药物、核酸药物以及细胞和基因治疗等。
此外,医药行业的产业结构变化和外包服务的兴起也推动了行业的创新。CXO(医药外包服务)的兴起加速了从科学发现到药物上市的流程,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率。
政府补贴市场虽然能鼓励创新,但存在收益外溢和巨大的经济成本问题。相比之下,补贴基础研究则能避免这些问题,并吸引全球顶尖科研人才,推动生物医学的突破性进展。
总结
在全球化的分工中,中国具备发展为创新医药强国的潜力。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重视市场效率、政府干预、人才吸引以及基础研究的资助。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持续的努力,中国有望在全球医药创新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刘劲系长江商学院教授,于艾琳系长江商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