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迂谈阔论”中,“迂”的含义是“夸诞不实”。这个字在古汉语中,除了其原始的含义“迂回、曲折”之外,还引申出多个意义。
首先,“迂”字最早见于甲骨文,从“止”或金文中的“走”作为部首,这表示行动或移动的方向。在古文字中,“止”、“走”、“辵”常常可以通用,表示行动的方向或轨迹。作为形声字,“迂”的本义是迂回、曲折,即指事物发展或行动的方向曲折多变。
在《书·盘庚中》中,“迂”被用来描述“迂乃心”,这里的“迂”解释为偏僻,表示心思曲折,不直率。在《孙子·军争》中,“以迂为直”的“迂”则指采用迂回战术,实现更快到达预定战场的目的,将看似不利的条件变为有利的条件。
除了这些,“迂”还有多个引申义。例如,它可以表示距离远,因为迂回所以远;也可以表示广大,因为迂回有广阔之感;还可以表示迂腐,不切事理,这往往含有贬义,比如《论语·子路》中的“子之迂也”。
“迂”在成语“迂谈阔论”中,意为“夸诞不实”,即言谈高论却往往不切实际,带有一定的贬义。比如《国语·周语下》中的“郤犨(chōu)见,其语迂”,这里的“迂”就是形容郤犨的谈话夸诞不实。
此外,“迂”字还可以表示邪、缓慢等含义,甚至作为姓氏存在。在《说文解字》中,“迂”的小篆写法清晰可见,为我们理解这一汉字提供了有力的字形依据。
总结来说,“迂”字在古汉语中含义丰富,不仅指迂回、曲折,还包含了远、广大、迂腐、夸诞不实等多重含义,其引申义的使用让这一汉字在古汉语中具有独特的表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