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有一种药材曾因为种植效益与粮食作物相差无几,导致农民种植意愿下降,种植区域逐渐萎缩。然而,短短几年间,虽然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市场需求却并未减少,反而呈现缓慢增长态势。因此,近年来其价格开始上涨,为农民们带来了一个不错的商机。
这种药材就是紫菀,也称为小辫子,以根茎入药,是北方特有的一种中药材,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菀主要分布于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安徽、河北、河南、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目前,紫菀的种植主要集中在安徽和河北,种植面积不足8万亩,由于靠近药材批发中心,因此种植的农户相对较多。
紫菀具有极强的耐寒力,因此在内蒙古和黑龙江等地,农民们无需担心其安全越冬问题,即使在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中也能安然度过。对于土壤,紫菀的要求并不严格,除了砂土和盐碱地之外,其他土地均可种植。不过,为了确保产量,最好选择土质疏松、土壤肥沃、便于灌溉的农田。
紫菀在农业生产上常采用根茎繁殖,春天和秋天都可以栽种,分别是4月上旬和10月下旬。在黑龙江和内蒙古等寒冷地区,由于每年10月下旬温度较低,为了防止紫菀幼苗冻死,当地的农民可以选择春栽。
种植紫菀的投资相对较少,与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的成本相差无几。一亩地大约需要100斤种根,种前多施一些农家肥,种后半个月即可出苗。管理过程非常简单,基本上一年一收。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实现了机械采挖,农民只需跟在机器后面捡拾即可,非常方便。
正常情况下,种植一亩紫菀大约能产800斤干货。目前市场上每斤干货的收购价约为5元左右,除去各项成本后,一亩地多的时候能赚3000多元,少的时候也有2000多元的收入。尽管总体来看效益不是很高,但种植紫菀的优点在于其种植容易、管理简单,仍然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