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小伙马库斯·德雷特斯在捐赠622张日军侵华暴行照片后,流露出一种轻松的表情。这种轻松并非源自个人的轻松,而是他实现了家族几代人守护历史真相的愿望的轻松。这些照片由马库斯的外祖父罗杰·皮埃尔·劳伦斯于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拍摄,记录了日军轰炸、屠杀平民等罪行。马库斯的外祖父在沪期间亲历战争残酷,甚至有两个孩子被日军杀害,家族成员因此饱受精神创伤。2021年,马库斯发现了这些尘封的照片,便决心将其捐赠给中国,以揭露被西方忽视的历史。这不仅仅是马库斯个人的行动,更是整个家族的共同意愿,长辈们主动提供照片支持这一义举,最终促成历史证据的回归。


马库斯的轻松表情也与中国社会对其善举的积极反馈密切相关。他在社交平台分享照片故事后,获得大量中国网友的暖心支持,甚至被称为“第二个埃文·凯尔”(曾捐赠南京大屠杀相册的美国典当店主)。这种跨文化的情感联结让他感受到中国人民对历史真相的珍视。此外,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迅速接收照片并启动专业鉴定程序,体现了中国对历史证据的严肃态度,进一步强化了马库斯捐赠行动的价值认同。


尽管捐赠顺利完成,马库斯仍带着些许遗憾离开上海。他原计划探寻外祖父当年在上海的居住地及照片中中国友人的后代,但因时间有限未能实现。移交照片后,他与好友参观了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和外滩,试图通过实地走访更深入理解历史。他表示,未来若有机会将配合文物部门的鉴定工作,并继续通过出版书籍等方式传播这段历史,让西方社会正视日军侵华暴行。


马库斯的行动凸显了个人在历史传承中的独特作用。他提到,西方教育普遍忽视日军侵华史实,甚至许多历史教师对此一无所知。通过捐赠照片,他不仅填补了家族记忆的空白,更试图打破西方对这段历史的集体遗忘。其外祖父照片中诸如“黄浦江游泳者”(实为浮尸的隐晦记录)等细节,以个体视角还原了战争的真实残酷,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