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位高龄健在相声演员,最年长者93岁,众老艺术家风采依旧

相声,传统的曲艺节目,最初从民间街头巷尾、集市庙会,南京的夫子庙、天津的劝业场、北京的天桥等场所出现的说唱艺术发展而来,至今已有百多年的历史。

在上个世纪娱乐项目还很匮乏的年代,相声占据着主流,一直是观众主要娱乐解乏的曲艺节目。

到了80年代,随着央视举办了首届春晚,相声走进了千家万户,为观众带来了笑声,自此相声迎来了史无前例的黄金时代。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侯宝林、马季、石富宽、姜昆,等等相声界的名人被观众知晓。

然而随着网络、电视、手机的普及,娱乐项目多样化,相声开始走下坡路,不少相声演员很早的就退出了这个行业,要么改行要么退休。

新世纪后,在郭德纲的带领下,相声发展起来再次被大众熟知,而那些曾经的相声大师,相声艺人们在新旧演员的更迭下,失去了曾经的光芒,慢慢的被观众淡忘。

如今健在不多,“寿”子辈的仅一人还在。

李国盛(文字辈)

出生在北京,自幼酷爱文艺,长大后参加相声辅导班,很快脱颖而出,深受刘宝瑞和郭保全的器重,在两位老师的辅导下,李国盛进步神速,得刘宝瑞亲自传授单口相声《糊涂知县》《侄子学乖》等。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李国盛跟着刘宝瑞学习了四年,没有正式拜师,后李国盛拜相声表演艺术家罗荣寿为师,成为中国相声界第七代传人,“文”子辈。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60年代中期,李国盛参军,在成都军区军乐团说相声兼任乐手。

1970年,李国盛转业到了北京照相机厂,继续从事相声艺术事业,一直不温不火。

直到七十年代末,侯宝林的两位老搭档郭启儒去世,郭保全因病退出后,受侯宝林的邀请,李国盛成为他的捧哏,命运发生了转折,两人合作了两年多,李国盛受益匪浅。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1980年开始,李国盛和笑林合作,俩人表演过的相声有《多此一举》《父之过》《超级足球赛》《金刚石》《我怕有个家》《婚礼情歌》《学播音》《笑星劝酒》等,俩人搭档20余年,在八九十年代红极一时。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参加春晚,上综艺,拍电影电视,接商演广告,做代言人,风光无限。

直到李国盛退休,因身体的原因不能继续说相声后,俩人不再合作,李国盛慢慢淡出了舞台,近些年86岁的李国盛很少出现在公众媒体上。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郝爱民(文字辈)

入行前曾是话剧演员,60年代初期拜师侯宝林学习相声,《对春联》《美蒋劳军记》等,侯宝林生前不止一次的说过郝爱民是他的徒弟,但两人的师徒关系一直没有得到侯宝林儿子侯耀华、马季等人的认可,后被开除了师门。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1961年,郝爱民开始说相声,郭全宝为他捧哏,俩人合作过的相声有《一买一卖》《大小声》《十五的月亮》《我是邮递员》《方言趣谈》《醉汉还家》《哄孩子》等等。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1966年特殊年代时,全国的文艺项目叫停,郝爱民被暂停演艺事业,下放到黑龙江、河南等荒无人烟之地接受劳动改造。

直到七十年代末重返舞台,大大小小共创作出了近百段相声作品,在八十年代红极一时,1984年被评选为全国“十大笑星”,风光无限。

90年代后淡出舞台,参与拍摄《满堂爹娘》《娶进来嫁出去》《咱们结婚吧》等电影电视,今87岁仍健在。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马志明(宝字辈)

国家一级演员,相声表演艺术家,1986年由侯宝林代收为师弟,拜已故相声名家朱阔泉为师。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马志明,马氏相声第三代传人,父亲是相声泰斗马三立,自幼受父亲的影响学相声,13岁登台,16岁加入天津曲艺团,说相声没有几年就迎来了国内特殊时期,马志明和父亲马三立被当做是“反革命”的典型被批斗。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后马志明被关进牛棚,接受改造,直到1977年才重回天津曲艺团。

在曲艺团干了近三年的后勤工作,搞卫生、洗衣服、捡破烂等等,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1980年时重返相声的舞台,恰此时相声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马志明的事业开始走红。

1986年参加全国部分省市相声邀请赛,获得优秀表演奖。

1987年和黄族民合作凭借相声《我是患者》获优秀表演奖。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2005年后,马志明从天津曲艺团退休,此后参加地方台春晚,出版相声选集,依然活跃在舞台上,2018年时被评定第五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传统的相声作品有《白事会》《卖挂票》《太平歌词》《卖布头》《开粥厂》《数来宝》等,近些年来在一些晚会、相声界举办的活动中依然还可以看到他的身影,80岁头发眉毛已经花白,精神状态好,还能说相声。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田立禾(宝字辈)

相声表演艺术家,15岁时跟着相声界第五代门长张寿臣学说相声,1953年在张寿臣举办的一个规模较大的收徒仪式上,以说评书的名义,田立禾正式拜张寿臣为师,成为“宝”子辈传人。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1952年田立禾开始说相声,常以单口相声居多,作品有《百家姓》《吃烧饼》《下象棋》《迷信论》《算卦》《买桥票》等,后与王文玉、尹笑声合作《大保镖》《打灯谜》《绕口令》《报菜名》等。

他的台风朴实,潇洒自如,幽默风趣,包袱紧跟时代融入很多新鲜时尚的元素,《金龟铁甲》《哭的艺术》等,在小剧场十分受观众的喜爱。

2001年时曾给相声演员曹云金启蒙,此后经常参加天津的相声节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淡出相声界的舞台。

晚年的田立禾很少说相声,前些年经常作为特邀嘉宾出现在德云社的相声春晚上,近些年很少演出。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杨少华(宝字辈)

相声表演艺术家,12岁时拜郭荣起为师,在齐名茶社学相声,这段拜师经历杨少华并不承认,因为那时没有正式的奉茶磕头,只是口头授艺,没几年茶社倒闭后,杨少华进了钢铁厂,在钢铁厂工会负责文艺宣传,继续学习相声。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十年特殊时期过去后,杨少华调入了天津市曲艺团,坊间有传闻,杨少华到天津投奔了马三立,后认马三立做了义父,才成功的调入曲艺团。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加入天津曲艺团后,杨少华和马三立的儿子马志明搭档,俩人合作了《戒烟》《地理图》《八扇屏》等作品,3年后俩人散伙。

之后杨少华陆陆续续又给很多相声演员做过捧哏,一直不温不火。

直到90年代后,年近花甲的杨少华遇到了赵伟洲,“文哏大师”苏文茂的弟子,俩人的相声《枯木逢春》直接让杨少华的“蔫哏”火遍了大街小巷。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之后俩人又合作了《文坛赝品》《枯木开花》《闹宴》《一举成名》等相声,在九十年代红极一时。

千禧年后,杨少华没有和赵伟洲继续合作,之后他开始捧自己的儿子杨议,俩人说相声,拍电影电视,趁着成名的那些年赚得盆满钵满。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出演过的影视作品有《杨光的快乐生活》《樱桃红》《沧州好人》《杨光的夏天》《杨光的爱情故事》等。

如今93岁的杨少华仍健在,身体欠佳,出行需要人搀扶,杨议参加相声界的活动,直播时都会带着父亲。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张玉妹(宝字辈)

相声名家张永熙的养女,14岁时拜相声界的前辈焦少海为师,抗战期间靠说相声谋生,婚庆、店铺开张、祝寿等活计都干过。

抗战结束后,张玉妹嫁给了大她九岁的相声演员王宝珏,俩人开始在西安说相声,婚后育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王伯华长大后拜了马三立的徒弟高笑林为师,成为相声演员。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1952年,张玉妹曾参加抗美援朝,在前线为战士慰问演出,回国后参军进入新疆军区政治部文工团,擅长表演一些传统的相声段子。

如今91岁的张玉妹仍健在,晚年很少出现在公众媒体上,她才华横溢,辈分显赫,却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衣钵传人,成为一大遗憾。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于连仲(宝字辈)

国家一级演员,军旅艺术家,自幼跟随父亲于俊波学艺,12岁时拜师郭启儒,成为“宝”字辈传人,17岁时在东北文工团当文艺兵。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于连仲(右)和王刚(左)说相声

在参军期间,于连仲先后创作出了《当兵》《好连长》《照相》《我们的司务长》《雪地露营》等大量相声作品,曾多次代表剧团为国家领导人毛主席,周总理等表演。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七十年代末,是于连仲相声创作的高峰期,《连队歌声》《传口令》《哨兵的眼睛》等作品,深受观众的喜爱。

90年代末期,于连仲随部队裁军后退居二线,晚年把精力放在了培养相声人才上,收了几个徒弟,很少参加演出。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杨振华(宝字辈)

相声表演艺术家,北派相声界的代表人物,21岁时拜杨海荃为师,60年代起和杨金声、金炳昶搭档,凭借《合家欢》《北大仓》《新居》《扫马路》等多次获得过辽宁省文艺汇演的一等奖。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杨振华、金炳昶

1966年国内特殊时期时,杨振华被下放到甘肃天水当工人,直到70年代末重返舞台。

很多相声迷多是通过八十年代,杨振华的作品认识的他,《假大空》《胳膊箍》《下棋》《欢歌笑语》等,舞台上的杨振华相声风格犀利,幽默风趣,讽刺大胆,往往能够一针见血的直击痛处。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他的相声素材来源于生活,多位底层百姓发声,有“人民的代言人”之称。

“满台搞笑者,尽耍低俗贫,难言无以对,三日不出门”。

杨振华特别强调相声传递的幽默不应该是低俗的,所以他的风格独特,自成一派,在八十年代时,红极一时,观众的喜欢他相声的程度不亚于赵本山、陈佩斯的小品。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但因敢于讽刺,针砭时弊,得罪了很多人,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后,杨振华离开了沈阳曲艺团。

之后他创办相声艺术团,签约大连市演唱团,辗转北京曲艺团,牡丹江市曲艺团等多个演出团里说相声。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2000年,杨振华被授予“沈阳百位曲艺名家”称号。

2001年获得新中国曲艺五十年特别贡献曲艺家称号。

2014年获得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江终身成就奖。

近些年来,年近90的杨振华依然活跃在相声的舞台上,创作的作品有《金虎闹神州》《幸福中国》《笑笑笑》《一声令下》等,内容多为自嘲,紧贴百姓的生活。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薛永年(寿字辈)

相声名家,湖北相声协会副会长,他的拜师经历颇为坎坷,按相声族谱上说,他是“寿”子辈毫无问题,但他一直以“文”子辈自称。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薛永年,出生在天津,自幼喜好相声,尤其喜欢听相声界第五代门长张寿臣的相声,一次在张寿臣演出结束后,七岁左右的薛永年表明了自己想要拜师的意愿,张寿臣看着薛永年很喜欢,高兴之下答应下来。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张寿臣

但拜师这事传到了张寿臣的弟子耳中,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原因是张寿臣的弟子们大多都已年过半百,徒弟都有徒弟了,这时突然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师弟,成为弟子们的“师爷”,很多人难以接受。

所以最后薛永年拜在了张寿臣的徒弟朱相臣的名下,口头收徒,没有正式奉茶拜师。

1961年,长大后的薛永年在武汉发展期间,拜在了原武汉市曲协的副主席韩子康门下,正式的磕头拜师摆过枝,成为韩子康的徒弟,“寿”字辈。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韩子康

但在相声圈子里发展时,薛永年一直以“文”子辈自称,自降身份,不至于被孤立,先后与王树田、胡必达、夏雨田等人长期合作,多次为国家领导人表演相声,创作过《相声基础知识》,编辑过《中国传统相声精品集》等,在六七十年代红极一时。

后薛永年又收了范志强、钱乐、刘智鹏李国兵、吴凯、贾静美子等多位徒弟,近些年已退出舞台,精力放在培养相声界的人才上,今84岁仍健在。

高龄健在的9位相声演员,最大的已93岁,有多位老艺术家

以上就是还健在的辈分高的9位老艺术家,这些相声演员的作品,你最喜欢哪位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

 秦岚金色吊带裙  九重紫大结局  阿森纳5:1大胜水晶宫  首尔爆发大规模示威 两派针锋相对  孙继海偶遇离队少年及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