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4岁老汉跳楼砸死路人,警方介入发现17年前一场惊天大案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不得了,不得了,有人跳楼啦!”2014年12月,广州的荔湾广场传来了一阵阵惊呼。

一名50多岁男子从五楼一跃而下,将楼下的一名年轻男子砸倒在地。

最终,被砸男子抢救无效去世,而那位跳楼男子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经过警方核查,那名跳楼男子竟然是17年前的逃犯!

那名男子为何要跳楼,17年前他又干了什么?

跳楼事故

2014年12月4日白天,闲在家中的易月英突然收到了丈夫陈杰生发来的信息。

丈夫表示,因为有生意要做,晚上与人约好了饭局,就不回家吃了。

易月英对于这种情况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因为陈杰生在荔湾广场给人拉货,想要谈成生意,难免要请人吃饭什么的。

易月英回了消息,表达了对丈夫的挂念,然后开始掂量着晚上该吃点什么。

只不过易月英怎么也不会想到,那一条短信将会是丈夫发送的最后一条。

12月4日晚,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陈杰生被一个跳楼的人砸中,目前正在医院抢救。

易月英跌跌撞撞赶来了广州市中医院,从医生那里了解到了丈夫的情况:“陈杰生全身多处骨折,还有肺挫伤、胸腔大出血……”

易月英文化水平不高,不懂这些专业术语,但不难听出,丈夫的伤势肯定特别严重。

看着脸色苍白的丈夫,易月英忍不住哭了出来,家里上上下下都靠丈夫一个人撑着,他要是走了,这个家就垮了。

遗憾的是,陈杰生最终没有挺过去,第二天上午,抢救无效去世。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广大网友在安慰死者家属的同时,也把目光聚集在了跳楼男子身上。

跳楼男子在事发后也被紧急送往了医院,他的情况与陈杰生相比要好很多,有几处骨折,但没有威胁到生命。

人命关天,警方也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并展开了走访调查,对事发经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跳楼男子虽说无大碍,但还是昏迷了整整三天,等他的身体状态稳定下来后,警方对其进行了询问。

只不过在询问过程中,跳楼男子的言行举止有些怪异,这引起了警方的怀疑。

“叫什么名字?”警方要先了解一下跳楼男子的基本信息。

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问题,跳楼男子眼神飘忽,神情紧张,支支吾吾不敢说。

“我叫……张……金福。”跳楼男子磕磕绊绊地说道。

在警方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时,跳楼男子就以各种理由推脱,拒绝出示。

后面,警方继续询问了几个问题,这位自称是“张金福”的男子干脆耍起了赖,要么不回答,要么就装没听见。

这是一个正常人该有的反应吗?显然不是。

警方也看出来了,这人心里肯定有鬼,为了弄清楚跳楼男子的真实身份,警方从他身上提取了生物信息,并放到了数据库中进行比对。

经过核对,警方发现,跳楼男子疑似B级逃犯“林锦成”,但两者的信息并不完全一致。

在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下,警方也没有办法确认他就是“林锦成”。

没有办法,接下来警方只能寄希望于跳楼男子能“回头是岸”。

果不其然,不久后,警方突然接到了医院的来电,说那名跳楼男子想要见警察。

警方赶到之初,跳楼男子看着警察愣了一会,然后有气无力地说道:“我就是你们要找的林锦成。”

话罢,林锦成松了一口气,像是有一种解脱了的感觉。

听到林锦成三个字,民警被震惊了,谁能想到,眼前这位54岁、满头白发的男子竟然是17年前“夺枪袭警”的悍匪林锦成。

苦苦找寻了17年之久,警方也没想到会是以这种方式见面。

17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林锦成又是如何堕入深渊的呢?

抢劫中的巧合

林锦成于1960年出生于广州一贫穷家庭,从小就很聪明,也很大胆。

按理来说这样的人将来肯定能有出息,但事与愿违,林锦成没把心思放在正道上。

因为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再加上父母管教疏忽,林锦成走上了歪门邪道。

林锦成和一群街头小混混称兄道弟,拉帮结派,打架斗殴,俨然一副“街溜子”的形象。

说起林锦成的“履历”,可谓是震惊众人,检察机关的文件上记录了他犯下的累累罪行。

1978年,无所事事的林锦成为了搞点“零花钱”,盗窃了当地一人家,最终被警方逮捕,因盗窃行凶罪被关了6年。

在监狱中的那段时间,林锦成死性不改,非但没有反思自己犯下的罪行,反而在狱中加强了对抢劫手段的学习,还结实了臭味相投的好友李冲。

两人商量好,等出狱后找机会干一票大的。

林锦成出狱后不久,便在狐朋狗友的蛊惑下沾染上了毒瘾,从那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到了20世纪90年代,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广州有不少商户发了大财,开豪车、戴名表,脖子上再挂个大金链子,就差把“有钱”两个字写在脸上了。

商户的举动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但也被一些不法分子给盯上了,其中就包括林锦成和李冲。

林锦成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决定把目标放在那些富商身上,他们油水多,抢一次换来的钱够花很长时间。

于是,林锦成整天带着“弟兄们”在高档娱乐场所转悠,有时候抢点钱,有时候抢块表,他们存不住钱,不久后就挥霍一空,没钱了只能再次寻找“猎物”。

1997年的元旦,林锦成来到了一家夜宵店“狩猎”,这一次的抢劫跟以往不同,因为目标实在是太富裕了。

晚上,汉某与朋友在夜宵摊吃饱喝足后,来到路边打了一辆出租车,没想到刚坐进车内,脑门就被一把枪顶住了。

这把枪是林锦成在黑市里买来的,林锦成把声音压得很低,说道:“把身上值钱的都拿出来!”

识时务者为俊杰,况且林锦成手里有枪,汉某没敢反抗,将一块名表、一部手机和5000元现金统统“上交”。

其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林锦成见汉某手指上戴着一个金戒子,便让他取下来,但汉某手指头太粗,取了好长时间都没取下来,吓得他满头直冒冷汗。

最终,收获满满的林锦成和李冲离开了广州,前往了澳门躲避,并将抢劫而来的物品换成现金分了。

也许是觉得不够过瘾,也许是没把警察放在眼里,没过多长时间,林锦成和李冲大摇大摆地又回到了广州。

1月15日晚,林锦成和同伙李冲来到了广州一家大排档吃饭,好巧不巧,半个月前遭到抢劫的汉某也在这家大排档。

汉某之前瞥见过林锦成的长相,再次见面他一眼就认了出来,林锦成两人做贼心虚,赶紧打车逃跑。

汉某和朋友气不打一处来,赶紧驱车在后面追,途中还拨打了报警电话。

林锦成绕了一圈后,回头没有看到汉某的身影,便以为成功拜托了汉某的跟踪。

林锦成和李冲在荔湾区又找了一家大排档,他们不知道的是,汉某没有跟丢,并且民警早就盯上了他们。

民警根据汉某提供的信息,很快便确定了林锦成两人的位置,并迅速安排警力对周边进行布控。

只不过当时大排档顾客较多,街边人群也是络绎不绝,况且林锦成手中还有枪,这给警方的抓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林锦成在吃饭途中也保持着相当高的警惕,他似乎是发现了一些风吹草动,便示意李冲寻找机会逃跑。

正巧,这时候有一辆出租车经过大排档门口,林锦成两人瞅准时机,进入出租车,并威胁司机马上离开这里。

民警梁经栋眼疾手快,眼见林锦成进入了出租车,直接冲上前去拦停了车子,举起枪,呵斥两人下车。

林锦成这种人怎么可能乖乖照做,他将枪口对准梁经栋,扣动了扳机。

随后,林锦成将枪口对准司机,威胁他立即开车。

梁经栋的腹部遭到了枪机,在昏迷之前,他朝着车上开了一枪。

最终,李冲被当场击毙,林锦成趁乱逃跑,并且还抢走了民警梁经栋的配枪。

这次的枪战震惊了整个广东,有不少人都说这是广东的“第一大案”,此案影响恶劣,公安部门直接将林锦成列为了B级逃犯。

此外,为了抓捕林锦成,公安部门可没少费心思,甚至还专门印制了“通缉扑克”,免费分发给市民,其中,黑桃A上的人物便是林锦成。

往后的17年时间,公安部门一直没有放弃寻找,但林锦成就像是人间蒸发一样,警方一直没能找到任何线索。

林锦成到底去了哪里?

逃亡生涯

林锦成逃离警方视线后,便想到了再次前往澳门避风头,在出发前,他还将手中的两把枪丢进了河里。

到了澳门后,没有身份没有技术的林锦成几乎啥也干不了,只好找了一个给人“看场子”的活。

白天工作,晚上赌博成为了林锦成的日常,几乎攒不下来什么钱。

澳门回归后,林锦成犯了难,他害怕警察会追捕到这里来,便继续逃亡之路,前往了东南亚。

林锦成也曾想过这辈子不再回来了,但他家中还有妻女,他放不下。

在林锦成跳楼的前几年,他用了一个假身份回到了广州白云区,用攒下的一点点钱开了一个小店铺,勉强能维持生活。

此时的林锦成肯定不知道,他的妻子已经与他离婚,因为家中变故,女儿读到高中便辍学务工。

在广州待了一段时间后,林锦成偶然得知自己被列为了通缉犯,从那以后,林锦成睡觉时都恨不得睁开一只眼睛。

最让林锦成绝望的是,吸毒、赌博等不良习惯折磨地他痛不欲生,每天挣的钱还不够挥霍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

怎么办呢?为了结束痛苦,林锦成想到了自杀。

2014年12月4日上午,林锦成给房东打了一个电话,请房东把货物处理掉,换来的钱就当是交房租了。

那天晚上,林锦成从荔湾广场5楼一跃而下,后在医院中透露了自己的身份。

这一年,林锦成才54岁,但他的头发早已花白,脸上满是皱纹,看起来像是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

这也足以见得,林锦成逃亡的这17年中,心理压力该有多大。

法院梳理了林锦成的犯罪行为,其中包括抢劫罪,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故意伤害罪,抢夺枪支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最终判处林锦成有期徒刑20年。

其中在法院的判决上,有几点是值得一提的。

为何会有过失致人死亡罪,就因为林锦成在跳楼时砸死了一位无辜的人。

林锦成在闹市区跳楼,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有所预见性,要为其他人的生命安全着想,造成这样的结果,林锦成肯定逃脱不了责任。

有不少网友产生了疑问,为何没有袭警罪呢?原来,《刑法》中的袭警罪是在2021年3月份才添加上的,当时只能用故意伤害罪来处理。

林锦成除了要面临牢狱之灾外,另外还要承担被害人(民警、易月英等人)的民事诉讼。

有句话说得好,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林锦成终将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或许只有在监狱中,林锦成那颗悬着的心才能放下。

编辑:凡友

来源:简史微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02775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ikicleta.com/news/30994.html

显示全文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888888@qq.com